北京整形博客

拔牙后牙洞有白色膜(为什么拔牙后会有白色膜?)

2024-02-05 13:54:27

拔牙后,因为牙齿的缺失,牙龈会出现一些变化,其中一种就是牙龈上会长出一层叫做“血凝块”的东西,这是我们身体自我修复的一种表现。血凝块是由血液上的一些成分凝聚形成的,它能够在创伤处形成一种保护层,减缓外界对伤口的刺激。

但是有时候牙龈上的血凝块会被刷掉,或者因其他影响导致脱离伤口,刚开始它是淡红色的,之后会变成黄色或白色的膜,被人们称为“牙槽骨底膜”或者“伤口膜”,这个现象是正常的,不必过于担心。

白色膜的特点

这层白色膜主要是由表皮细胞、纤维蛋白、蛋白质等物质构成的,形态多样,有的像白色软的薄膜,有的像是硬壳状,大小不一,一般来说不会引起什么疼痛或不适感。

白色膜应该如何处理?

对于这层白色膜我们不建议自己去撕掉它,因为它有停止出血、隔离感染的作用,撕掉它相当于给伤口添加了新的细菌,会导致牙龈感染、出血等问题。

拔牙后牙洞有白色膜(为什么拔牙后会有白色膜?)

一般而言,这层膜会在一周左右自己脱落,如果作为患者想让伤口愈合更加顺利,可以使用一些口腔清洁液来清洁口腔,保持口腔清洁,避免口臭和感染。

如果拔牙后牙洞有白色膜且持续时间很久,或者其间有出现发热、肿胀、口臭等症状,肉眼查看伤口发现伤口有分泌物,建议及时就医。

拔牙后产生白色膜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反应,不必过于紧张,处理好口腔卫生,白色膜会在一周左右自然脱落。如果伤口出现异常情况,应及时就医,避免引发更严重的问题。